貴州163人事考試信息網(wǎng)

您當(dāng)前的位置:

公共基礎(chǔ)知識:中國古代音樂家

文章來源:163貴州人事考試信息網(wǎng)編輯者:金粉筆教育時間:2020-03-03 10:53閱讀:

貴陽教招筆試課程

  伯牙
 
  伯牙是春秋時期著名的琴師,擅彈七弦琴,技藝高超,被人尊為“琴仙”。
 
  古時有“伯牙摔琴謝知音”的故事,取材于民間傳說講述的是伯牙和砍柴樵夫鐘子期互為知音的故事。
 
  伯牙的名曲有琴曲《高山》《流水》《水仙操》等。
 
  《高山流水》是中國古琴曲,屬于中國十大古曲之一。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,樵夫鐘子期竟能領(lǐng)會其琴藝,并說這是描繪“峨峨兮若泰山”和“洋洋兮若江河”。伯牙驚道:“善哉,子之心而與吾心同。”鐘子期死后,伯牙痛失知音,摔琴絕弦,終生不彈。
 
  “高山流水”比喻知己或知音,也比喻樂曲高妙,后世分為《高山》《流水》二曲。
 
  師曠
 
  師曠是春秋時期晉國著名音樂家,自幼雙目失明,故自稱盲臣。他尤精于音樂,擅彈琴,辨音能力極強。
 
  代表作品有《陽春》《白雪》等。
 
  《陽春》《白雪》合稱為《陽春白雪》,又名《陽春古曲》,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師曠所作的著名古琴曲。在戰(zhàn)國時代成為楚國的高雅樂曲,也指高深典雅、不夠通俗易懂的文藝作品,與“下里巴人”形成鮮明對照。
 
  李延年
 
  李延年是西漢音樂家。漢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哥哥。他因擅長音律,頗得武帝喜愛。
 
  李延年為武帝獻(xiàn)歌:“北方有佳人,絕世而獨立,一顧傾人城,再顧傾人國。寧不知傾城與傾國,佳人難再得。”即《佳人曲》,而使妹妹入宮獲寵。
 
  嵇康
 
  嵇康是“竹林七賢”的領(lǐng)袖人物,魏末琴家、音樂理論家。
 
  嵇康精通音律,創(chuàng)作了“嵇氏四弄”,即《長清》《短清》《長側(cè)》《短側(cè)》,與東漢的“蔡氏五弄”,即蔡邕的《游春》《淥水》《幽思》《坐愁》《秋思》,合稱“九弄”,并成為隋煬帝科舉取士的條件之一。他還著有音樂美學(xué)著作《聲無哀樂論》,譜寫了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的《廣陵散》。
 
  李隆基
 
  李隆基即歷史上著名的唐玄宗,是我國古代第一位皇帝音樂家。
 
  李隆基酷愛音樂,尤擅演奏羯鼓和橫笛,對唐代的音樂制度做了多次重大改革,促進(jìn)了音樂藝術(shù)的發(fā)展與提高;他還設(shè)立梨園,擴充教坊,培養(yǎng)了許多優(yōu)秀的音樂藝人。
 
  代表作品有《霓裳羽衣曲》。
 
  李龜年
 
  李龜年是唐朝開元、天寶年間的著名樂師、“樂圣”,擅長唱歌。因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寵幸而紅極一時。
 
  “安史之亂”后,李龜年流落江南,賣藝為生。曾和李彭年、李鶴年兄弟創(chuàng)作《渭川曲》。
 
  杜甫的《江南逢李龜年》:岐王宅里尋常見,崔九堂前幾度聞。正是江南好風(fēng)景,落花時節(jié)又逢君。
 
  姜夔
 
  姜夔是宋代著名詞人、音樂家。他的詞調(diào)歌曲以清雅著稱,注重音律,追求藝術(shù)形式美,在內(nèi)容上陶醉于自然景物或抒發(fā)個人離愁別恨。
 
  代表作品是《揚州慢》。
 
  諸宮調(diào)
 
  諸宮調(diào)由北宋時期的民間藝人孔三傳創(chuàng)立,是一種以說唱為主,說唱相間,體制宏大,曲調(diào)豐富,適于表演情節(jié)復(fù)雜的長篇故事的說唱音樂形式。
 
 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是目前所見保存最完整的諸宮調(diào)作品,由金人董解元創(chuàng)作,也簡稱《董西廂》。
 
  朱載堉
 
  朱載堉是明代樂律學(xué)家,有“律圣”之稱,畢生潛心研究律學(xué),著有《樂律全書》《嘉量算經(jīng)》《律呂正論《瑟譜》等20多部著作。
 
  朱載堉創(chuàng)造的十二平均律,科學(xué)地解決了三分損益法造成的“黃鐘不能還原”的難題,是近代科學(xué)和音樂理論的先驅(qū),被譽為“鋼琴理論的鼻祖”。
 
  例題:唐朝文宗御封的“三絕”指的是李白的詩歌、張旭的草書和()
 
  A.裴旻的劍舞
 
  B.公孫大娘的舞蹈
 
  C.吳道子的畫
 
  D.李龜年的曲子
 
  【解析】A。
 
  A項正確,“三絕”指李白的詩歌、張旭的草書和裴旻的劍舞。
 
  B項錯誤,公孫大娘是開元盛世時期第一舞人,舞姿可以驚動天下。
 
  C項錯誤,唐代吳道子被稱為“畫、圣”,代表作《送子天王圖》。
 
  D項錯誤,李龜年是盛唐時期的歌壇巨星,相當(dāng)于唐朝的周杰倫,杜甫的《江南逢李龜年》“正是江南好風(fēng)景,落花時節(jié)又逢君”,其中“君”指的是李龜年,王維的《相思》(懷念友人,又稱《江上贈李龜年》)“紅豆生南國,春來發(fā)幾枝,愿君多采擷,此物最相思”,是王維寫給李龜年的。
 

    更多咨詢 0851-86861255

    貴州163人事考試信息網(wǎng)


    移動端/互動交流

    掃碼關(guān)注:金粉筆公考

    掃碼加入QQ:金粉筆公考

    在線咨詢
    聯(lián)系電話
    鄭老師

    鄭老師微信
    貴州金粉筆教育

    全國免費服務(wù)熱線
    18185187910

    王老師

    王老師微信
    貴州金粉筆教育

    全國免費服務(wù)熱線
    13368515037

    董老師

    董老師微信
    貴州金粉筆教育

    全國免費服務(wù)熱線
    13378508157

    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