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.例題: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日公布一項“少年兒童偶像崇拜與榜樣教育研究”的調查報告:近七成的孩子最崇拜的偶像是文藝體育明星,而把科學家作為偶像的孩子只有2.3%。在初中生最崇拜的前10位偶像中,歌星多達7人,而排行榜排名最靠前的科學家是愛因斯坦,僅居第31位,其次是第45位的錢學森、第47位的愛迪生和第80位的袁隆平。對這一調查結果,你怎么看?
【金粉筆教育參考答案】:我們曾經有過一個崇拜科學家的年代。以前上小學時,老師讓寫作文《我的理想》,十個人當中就有八九個人的理想都一樣,都是要當科學家。時代前進了,社會也發(fā)生了巨大的變化,科學家這些昔日父輩們的偶像,已被今日部分少年淡忘。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少年兒童的偶像近七成是文體明星,比例遠高于科學、藝術等領域的杰出人物呢?我認為原因在于:
第一,社會商業(yè)文化泛濫和娛樂宣傳過度,現(xiàn)在是大眾化娛樂時代,經過媒體的包裝和宣傳,娛樂明星從著裝打扮到生活方式都顯得“光彩熠熠”,對許多少年兒童產生巨大吸引力;
第二,在實際的榜樣教育中,學校給學生提供的是一座座經過修飾、掩蓋過缺點的雕像,并不是有血有肉的、可以打動人心的人物。接觸到的榜樣比較“干癟”,內涵不夠豐富,經常不被當成普通人來塑造,孩子們不喜歡,于是,有著偶像需要的孩子會把目光投向明星。
一般來說,偶像多是自主選擇的結果,而榜樣更多的是由政府和學校樹立的,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。偶像更多地用來滿足情感需要,如娛樂需要等,而榜樣更多地起激勵作用。當然,二者并不對立,可以相互轉化和融合。其實,孩子對偶像和榜樣的區(qū)分度并不明顯。孩子們認為這些人是偶像還是榜樣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這些人身上有“正面”力量,能對他們產生實實在在的影響。因此,在新的歷史時期,在榜樣教育仍然重要的前提下,還需進一步明確榜樣教育與偶像崇拜的關系。要怎樣從少年兒童的偶像崇拜看榜樣教育的創(chuàng)新,我建議可以采取如下措施:
首先,應以少年兒童為主體,結合他們成長的需要來塑造榜樣。不管對象是雷鋒,還是劉翔、張杰,少年兒童應該有選擇自己榜樣的權力。
其次,少年兒童不要神化榜樣。在榜樣塑造中,不要一味排斥榜樣身上的“缺點”,可以賦予榜樣一些時尚元素,讓榜樣“偶像化”。
再次,對于少年兒童明星崇拜的問題,我們也不用過分擔心,甚至否定一切明星。我們可以引導少年兒童的偶像崇拜,發(fā)掘明星身上存在的正能量,使偶像“榜樣化”。
最后,各類媒體應該承擔社會責任。對各類偶像的宣傳,不要停留于表面形象,應該充分展示其真實、豐富、生動的人格魅力和其背后的奮斗經歷,給予少年兒童以理性的啟迪和感情的教育,讓孩子明白要成功必須付出努力。
金粉筆教育貴州人事考試信息網聲明:貴州163人事考試信息網發(fā)布招聘考試信息來源于貴州人事考試信息網、貴州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及貴州各地市人事考試信息網、人民政府網站、教育網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發(fā)布招聘公告信息,包括公務員招錄考試、事業(yè)單位招聘、教師招聘、醫(yī)療衛(wèi)生人才招聘、國企招聘、銀行系統(tǒng)、人才引進招聘等